- 韓國繫放黑琵V29 成龍溼地棲息
-
-
-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 2018-12-17
-
-
-
- 成龍溼地拍到V29背部之發報器清晰可見。(觀樹教育基金會提供)
雲林成龍溼地本月十日紀錄到一隻繫有腳環的黑面琵鷺,經回報證實為二○一七年韓國出生、由研究人員繫放的V29,觀樹教育基金會說,這凸顯成龍溼地做為生態保育及環教基地的價值。
長年進駐於成龍村的觀樹教育基金會於十日早上在成龍村的泡水草澤區,紀錄到一隻繫有腳環的黑面琵鷺,當天回報黑面琵鷺保育協會比對腳環顏色及個體特徵之後,經初步判斷及十三日在鰲鼓溼地再次回報後,確認是在韓國Suhaam島繫放後,從未接獲回報紀錄的黑面琵鷺V29。
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志工吳世鴻表示,V29是二○一七年五月底、六月初孵化的鳥寶寶,牠除了有腳環外,身上也背有發報器,這表示這隻黑面琵鷺在亞成鳥時期,是一隻健康狀況非常好且體型適當的鳥寶寶,才會被研究人員相中,裝上發報器,協助研究調查。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說,這筆回報紀錄是V29繫放之後,全球第一筆回報至系統的資料,不僅讓成龍溼地在國際黑面琵鷺保育工作上留下一筆重要紀錄,也凸顯出成龍溼地雖然是一個小濕地,但是也有作為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基地的價值。
對於觀樹教育基金會紀錄到V29,農委會林務局局長林華慶也透過新聞稿指出,V29於成龍溼地周邊的草澤區域被紀錄到,凸顯了地層下陷區的生態豐富度值得被重視。
依據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的資料庫數據,成龍溼地在二○一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一次被紀錄到三隻黑面琵鷺,至二○一八年一月十七日已有高達五十九隻的紀錄,黑面琵鷺的數量在成龍溼地明顯以倍速成長。
熱門新聞 - 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