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三十才開始
-
-
- ■樸月
- 2018-10-15
-
-
-
- 1978年春節,樸月(後立者)於趙府與李抱忱(左)、趙友培(右)合影。(樸月提供)
- ......
一位深通命理的先生曾這樣對我說:「你的命很少見!開運非常晚;竟然29歲才『開運』!」
回頭審視我的人生,好像還是真的!我求學的路途坎坷;「被」聯考選擇,勉強學商,為喜文的我痛惡。29歲那一年,父親退休,從嘉義搬到台北,才開始了我的「讀寫生涯」。
講到「讀寫生涯」,要非常感謝兩個人:姨父趙友培先生,和義父李抱忱先生。
姨父在他辦的《中國語文》月刊上,先後給我開過三個不同性質的「專欄」:「詩經賞析」、「詞演示」,都是屬於「古典文學」領域;另一個「語文餘興」,則是用同音符的字,串聯成一篇文章,屬於「兒童文學」。一般人恐怕很難想像,我是先有了「專欄」才開始寫作的!
他也常把「主題」和他的「觀點」告訴我,要我幫他組成「論文」。這是一種特殊的「訓練」,無心插柳,「論文」竟成為我日後的「強項」之一。
義父李抱忱先生,則開啟了我的「文學創作」之路,包括散文與歌詞,讓我從「古典詮釋」的領域走向文學創作:由散文,而短篇小說,而廣播劇本,而歷史小說……不知不覺的拓展了寫作的領域。
歌詞的寫作,是我不曾夢想過的空間;我從小喜愛「古典詩詞」,對我而言,讀、寫舊體詩詞,好像比「新詩」容易;歌詞更是從沒有想過。在他不斷的耳提面命下,為了不辜負老人家的期許,才寫了我生命中的第一首歌詞。不幸的是:這竟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首曲子。當時,正值美國與中共建交,他抱著衰病之軀,拚著老命,去推動他認為「最直接、最經濟、最有力表達民心士氣的方式」──合唱!因而積勞成疾,心臟病發去世了!
我一直記得,他曾對我說:「丫頭!最好的東西,我總是要留給你的!」
當時,我不知他何指;甚至覺得他在「哄小孩」。許久之後,我才領悟:他沒有哄我,他留給我的「遺愛」是無形的,引導著我突破原先寫作範疇的局限,開創了新的文學天地!
就這樣,不知不覺的,在「文學」的路上走了40年。只盼望:兩位老人家,都能對今日這個「樸月」滿意!
- 錯誤(2019/02/12)
- <在生活中閱讀> 當旅行歸來:《何苦去旅行》(2019/02/12)
- 落水天(客語詩.海陸腔)(2019/02/12)
- 「之」於花(2019/02/12)
- 迎豬年諸事如意(2019/02/12)
- 慢行有得(2019/02/14)
- 下車(2019/02/14)
- 〈貓的典藏〉 貓天下(201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