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達的方式
-
-
- 文、攝影/王悅崴
- 2018-06-11
-
-
-
- ----------
從梅斯特(Mestre)車站月台駛出的火車,跟一般的列車都不一樣。那是載人前往夢中王國的列車;把人從現實國度的一幢幢二星、三星、四星級水泥旅館間,從一條條高低錯綜的灰色交流道裡拉出來,穿越汪洋,駛進另一個國度。
列車很龐大,班班客滿,乘客擠滿著過道。當車子終於轟隆著駛入汪洋,所有人都不安噪動起來,爭相擠近窗口,高舉手中各種機,屏息、仰頸,彷彿不能相信,夢中的王國真的將浮現在這悶熱的白日。
早先,人還在家中,我就有點憂慮,
「車子怎麼辦?要放在哪裡?」
起初沒細想,一旦想了,「開車去威尼斯」,這個點子聽起來就荒誕不經,怪透了。
但J老神在在。他認為全世界每天有那麼多人去那裡,一定也很多人同樣有車子的問題。關於這一點,一定早已存在一套完善的辦法。
果然,我們在梅斯特車站前很順利就被引入一間「汽車客棧」。看起來是一幢半廢棄的大宅院,進入大門,本應是前庭的地方,停得滿滿滿滿是車,令人驚嘆人類停車的本事居然可以淋漓發揮到這種程度!穿過一處挑高的廳堂(廳下也滿滿的小汽車),到了後院圍牆前,引路人指示說,我們的車位到了。這幾天,車子可以睡在這裡,一天五歐元,簡直划算得有點超現實。
從這裡,我們得拉著行李,擠上前往威尼斯車站的火車,然後再想辦法抵達位於聖馬可廣場後的飯店。飯店大概不好找,而這一路上除了人潮洶湧、還是人潮洶湧,隨身行李必不可笨重。我們翻箱倒包,把這幾天用不著的東西掏出來留在車裡。
我扔出的是幾件多帶的厚重衣物,還有兩本書,只留下一本《水都文學導覽》。
這本乍看很不實際的旅遊指南,事後證明,卻是前往像水都這種觀光資訊爆炸的勝地更為適合的掌中讀物。我們無須知道哪家商店人龍最長、或哪間咖啡最貴,網路如此發達,我們也不需捧著各名勝博物館的營業時間與館藏介紹。其實我們更想在平行的時空裡觀這城的古今、窺她藏在時光裡的秘密轉角,考古那些被埋藏在觀光客的時代之下的氣息,而這部指南,既不講好玩的景點、又不說好吃的餐館,只收錄著一篇篇不同時代、國籍、性別、個性與觀點的書寫者對水都的凝視、觀察與思索,比如說英國小說家喬治、桑對水都的第一印象:
……一路半夢半醒,抵達碼頭,我迷迷糊糊滑入一隻貢多拉,再睜眼,只見得一場幻境:聖馬可的倒影在水中懾懾發光,月光把廣場上拜占庭建物的影子剪得線條分明;那一刻,剛升起的大月亮比周遭所有被她反射、映照的一切景物更奇幻、叫人摒息……
那時,威尼斯潟湖中當然還沒有鐵路通過。可是,就在駛往水都的鐵路都開通近半個世紀以後,湯瑪斯.曼仍透過「威尼斯之死」中那位執迷痴狂的主人翁,指稱搭火車、走鐵軌前往水都,是傻瓜與土蛋的門路,就像從後門登入一幢華美的宮殿;唯有破浪穿越汪洋才是正道。
或許這個Aschenbach是太執著了。豈不是嗎?水上的一切人間戲劇都從他眼角餘光溜過,在他視線急切搜索裡,只有心上人絕美的鏡影。
後來在島上,我們聽說,其實開車前往水都是可行的。而且潟湖中的大橋也有巴士行駛。當然,私家車得停在島上火車站的停車塔,不能直接開去飯店,不過可想而知,澤澤水鄉中的停車價碼肯定也很夢幻。你也可以選擇以高速水上計程車從陸岸直飆島上,雖然那有點土豪;若真想體會如喬治.桑水中夜抵的意境,須知,今日觀光貢多拉的夜晚比白天高貴得多,入夜後,起價起碼也是百歐大洋以上,更且貢多拉還有地盤之分,那些能停大碼頭、能去聖馬可的,比起只能停走城中無名小徑的,又不同價,所以這條路也非人人有本錢。那麼,退而求其次,我覺得火車更比巴士好,若非人太多,車內太悶,從汪洋裡的細軌駛入水中的倒影之城,火車這種中間媒介不是也別有風味、有點像那條帶著哈利波特前往秘密魔法王國的專車?
不過,我們也沒有完全錯過另一種抵達的方式。
在威尼斯車站前的碼頭,我們換上了駛往聖馬可的水上巴士,路線是繞城的外環,不經城中的大水道,而從水都背後的「郊區」轉往聖馬可廣場。
的確,站在船弦,亞德里亞海的涼風、鹹暖的海氣,搖晃的水波,跟旅人心中迫不及待想重見剛才只輕瞥一眼就從車站前漸駛漸遠的夢中之城那種急切心願,通通飛揚交織、溶為一氣,我想是的吧,沒有另種抵達水都的方式,可以令人心海如此波濤激昂。
然後我們就在慢慢的接近中望見了聖馬可。我們都已經在夢中背頌過它的塔樓與宮殿,它的清晨、與黃昏……
- <心靈的綠洲>我聽見早春的腳步聲(2019/02/10)
- 免疫(2019/02/11)
- 天上的魚(2019/02/11)
- 操場,我的田啊!(2019/02/10)
- 祈禱(2019/02/10)
- <心靈激湯:家政婦診聊室>曬太陽(2019/02/10)
- 錯誤(2019/02/12)
- 誤讀淋漓(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