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今昔>金同成街屋周邊 地勢變化大
-
-
- /記者吳昭明
- 2017-02-25
-
-
-
- 新美街的古巷弄,上了階梯後,通往赤嵌街。 (記者吳昭明攝)
- 西門路通往「屎山」的巷道。 (記者吳昭明攝)
位在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西門路口,金同成連棟街屋,座落的地方,西邊是府城垣大西門,北臨民權路二段,原民權路,從西門路口往東,民權路的地勢明顯斜上。街屋的南端有一狹小巷弄,即西門路二段二二八巷,是一道往東爬升的徒坡,通「帆寮」的巷道。陡坡一帶是當年台江邊坡的小砂丘,坊間名諸「屎山也」。從照片可以了解地勢之陡,此處的道路鋪面,已稍稍「拉平」,早些年,路更陡。原來金同成街屋,東側是「倚靠」小山丘,或山坡興建的。如此形勢,或是基於勘輿,地理的考量?
不只上「屎山也」有陡坡,屎山過帆寮之後,街道東側街屋的後街,仍保存早年風味的古巷道,和開山宮周邊,乃至於「佛祖廟」通永福路,到天公廟一帶,地形都有或大或小的高低差。
金同成街屋以及鄰近地方,地勢的變化如此之大,乃因位在台江內海和台南台地之間的邊坡地形的具體呈現。
荷據、明鄭明期,台江內海東岸的海岸線,約略在今西門路,西門路以東是「台南台地」,以西是台江內海。位在台地臨台江內海的地方,因此西門路一帶,很自然在出現許多陡坡,也會有海邊的沙丘─屎山。屎山的地貌,以及地貌所延伸的地名能夠保存至今,著實不容易。
西門路沿路,南從南山、大成國中往北,一直到小北都是如此地貌,像小北夜市附近,道路兩邊高低差約一個樓層,依然保留珍貴的歷史地理。
立人國小的西北,在民國五○年代初,仍是一片漁溫。小北一帶,六○年代末,從目前的民德國建校之前,眺望西、北,也盡是漁塭,晚近仍殘留幾處魚塭,這些都是台江潟湖的遺跡。
另一張照片,斑駁的玫瑰紅老磚牆建構出的幽深、狹小,頗有古風的小巷弄,盡頭竟然有超過半個樓層的階梯。早些年,階梯的東緣,還有座「隘門」,隘門已被拆除。這是赤嵌街三十九巷,新美街通往赤嵌街的巷道。
原來荷據時期的赤嵌樓就在台江邊的高地上,因而赤嵌樓前方的地勢才會出現如此高低差。新美街連接赤嵌街的幾條小巷道,都有類似見證歷史地理的「遺跡」,相當珍貴,值得凸顯。赤嵌樓北邊的成功國小也是同一高地的延伸,地層比赤嵌街高出半個樓層。成功國小前身,清代的台灣縣署也是擇興建在此一高地,這些都見證台南台地的邊坡地形的歷史積澱。
新美街通西門路,西門路二段四○二巷,過西門路接斜下的慈聖街,有一段下坡路,那是原名「米街」的新美街街上的碾米廠卸「粗糠」的道路。斜下台江邊坡的粗糠,台江往上走是個陡坡,因此今慈聖街東端,古名「粗糠崎」,契合道路的功能和地勢,地名非常貼切。粗糠崎就是早年台江的「潮汐台」。
台南市舊城區的街坊中,還有不少類似歷史地理的景觀,值得探訪。
- <府城今昔>消失的河道–德慶溪(2016/02/20)
- <府城今昔>水仙宮兩百年風華(2017/06/24)
- <府城今昔>福安坑切割 南女地勢起伏(2016/07/23)
- <府城今昔>都市計畫瓦解安平古聚落(2016/06/04)
- <府城今昔>南女、中山國中淵源(2016/07/16)
- 台南當時繁華夜都市小公園寶美樓(2015/12/28)
- <府城今昔> 台南火車站前圓環景況 (2017/05/27)
- <府城今昔>台南二中校歌(201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