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忠謀面談最不愛聽 公司有很多學習機會
-
-
- 中央社/台北七日電
- 2018-10-07
-
-
-
- 張忠謀表示,在與高階主管人選面談時,很不喜歡聽到「我覺得在公司有很多學習機會」。(扶輪社提供)中央社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他在與高階主管人選面談時,都會問的標準問題是「你為什麼要到我們公司來?」他說,他很不喜歡聽到的答案是「我覺得在這間公司有很多學習的機會」。
扶輪社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國際扶輪三四八一地區昨天舉辦「扶輪高峰論壇」,邀請張忠謀以「新世代、新人才」為主題進行演講。
張忠謀提到,他過去在台積電與副總或是處長等高階主管人選面談時,他的標準問題都是「你為什麼要到我們公司來?」而他很不喜歡聽到的答案是「我覺得在這間公司有很多學習的機會」。
張忠謀打趣說,「我不喜歡聽這個,我僱用你,是要你來貢獻,不是要你來學習的」,而且擔任高階主管都是至少四十歲或是五十歲以上,一個人這個年紀,該是時候要有所貢獻。如果應徵者回答「我認為在台積電貢獻的機會非常多」,這對他來說是正確答案,但面談不會就這樣結束,他會繼續問應徵者,想在什麼地方有所貢獻。
扶輪社指出,張忠謀在演講中談到,科技對新時代有重大的影響,中國等新興國家因教育、資訊、知識的普及化,提升了全球性的競爭,經濟發展已非政府所能獨力推動。因此新人才光有學校教育、學位、甚至智識都是不夠的,必須要「有系統、有計畫、有紀律」的終身學習。
張忠謀說,因為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識,絕大部分都要從終身學習中獲得。而能夠從資料的整理進到資訊的內部化,並能夠轉化為知識,再總結成對事務具有「洞見」的能力,最終才能真正擁有「創新」的能力。
張忠謀表示,現在是加速的社會,年輕人需要早點成熟,不能太慢,將來的社會,成功會比較早,跟他這一代有點不一樣。「假如三十歲,工作五年了,都還沒有什麼出人頭地跡象的話,這是不太好;假如四十歲,還是平平凡凡,這很不好」。
他指出,以美國來看,許多公司的總裁、副總通常都比台灣年輕,像是高通執行長莫蘭科夫四十九歲,蘋果的營運長威廉斯也大概五十多歲左右。
熱門新聞 - 全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