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資源 土庫發展生態教育
-
-
- (記者陳佳伶)
- 2018-04-15
-
-
-
- 土庫國小發展自行車教育,帶學生騎單車到各地走讀學習,拓展不同視野。 (記者陳佳伶翻攝)
在3C聲光刺激的世代,新營區土庫國小善用校園中的蛙鼓蟲鳴,林木蓊鬱生態,發展生態特色教育,鼓勵學生們快樂學習四季遊,從生態啟蒙、樂趣入門、戶外活動,在體驗學習中引發知識探索的渴望,開啟主動學習的動力,讓校園成為學習的幸福園地。
土庫國小校長洪傳凱指出,學校發展生態特色教育,每週的生態課,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安排不同類別主題的生態課程,引導學生探索生態知識,也從實際接觸、深入學習,認識大自然的奧妙,體驗生命教育的意義。
他說,一隻不幸在校園中撞到玻璃窗殞命的白頭翁、一條田原間無意發現的蛇,全都成為生態課程的鮮活教材,小朋友們近距離觀察鳥、蛇,認識生物的特徵與習性,最重要的是,學習尊重生命的態度;高年級學生累積不同的基礎知識,學習資料蒐集,進而繪製校園生態地圖,更慎重其事的進行專題研究與發表。
學校並發展自行車教育,使鐵馬成為擴大學習場域的工具,不僅是教室、校園中,整個社區甚至是兩鐵交通到達範圍,都成為孩子學習的教室,滿足求知慾;不僅會騎自行車,還得成為自行車維修高手,自行車一旦發生故障,能自己動手排除故障。
洪傳凱說,學生們曾騎單車探訪急水溪流域生態地圖,認識嘉義獄政博物館的法治歷史、漫遊五分車糖業文化與歷史興衰、探訪關子嶺獨有泥漿泉與水火同源,學習林初埤白鷺生態與木棉花知識,甚至安排走讀日月潭的山明水秀,拓展不同的學習視野,讓學習更有樂趣。
熱門新聞 - 校園廣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