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主導新國會 干戈止息仍難期待
-
-
- ......
- 2016-01-20
-
-
-
民進黨蔡英文在總統大選一役大勝,民進黨也在立委選舉單獨過半。民進黨贏者全拿全面執政進,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必然由民進黨立委勝出。立法院結構全面重組雖可營造一番新面貌,但朝野對立依然尖銳存在,也就難以建立理性、民主、透明、有效率的新國會。
這次立委選舉,民進黨區域部分得票率僅較上屆微增百分之零點一四,但總席次卻從上屆二十七席增為五十席;相較之下,國民黨區域得票率雖僅減少百分之九點二四,卻由上屆四十八席腰斬為二十四席,這是單一選區兩票制,贏者全拿的選制使然。不分區部分亦復如此,在百分之五的門檻限制下,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和時代力量得以分配三十四席。其他如新黨,只拿到百分四點一八選票而一席未得。
從整體來看,立法院總席次一百一十三席,民進黨獲得六十八席,占總席次百分之六十點一七,若加上時代力量五席,穩穩當當的超過半數;國民黨只拿下三十五席,占百分之三十點九,只能持有修憲、罷免正副總統及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的提案權,在院會表決已然毫無機會,在各委員會召集委員分配上也要看人臉色。
未來四年,必然是民進黨主導國會,議場暴力抗爭場面或許減少,但朝野對抗勢必延續,不可能就此「西線無戰事」。審諸新國會、新形勢,民進黨固然不會再霸占主席台、反鎖議場,國民黨也不致於經常採取非理性的抗爭行動。不過,國會既是朝野角力較勁的主要戰場,就不可能沒有砲火硝煙。
立法院黨團協商機制久為人詬病,過去民進黨倚賴此一機制,藉由王金平的配合,搶盡機先、占盡好處,國民黨中央想要通過的案子都過不了。如今民進黨已「完全執政」,當然不能容忍「少數霸凌多數」,但也不會因正副院長不參與黨政協調相關會議,擔心黨團協商受制於在野黨,可不是嗎?過去既然可以「少數霸凌多數」,未來更可採取「多數壓倒少數」的高壓姿態,只要民進黨政府可以予取予求,管它利不利於「民主進步」,而使在野黨更難制衡。
其次,民進黨躍登為執政黨,且成為立法院的「一哥」,但立法院可能出現衝撞新力軍。時代力量一共取得五席,一方面會做民進黨的側翼,特別是兩岸政策部分,勢將取代民進黨「逢中必反」角色,成為民進黨與大陸方面協商的籌碼,進而由時代力量扮黑臉,民進黨扮白臉;另一方面,會積極與國民黨「對幹」,以確保未來在黨團仍有立足之地。
親民黨部分,宋楚瑜在總統選票拿了一百五十七萬多票,政黨票超過七十九萬多票,加上不分區三席共有五席,未來很可能扮演關鍵少數,發揮槓桿作用,標榜非藍非綠的中道力量,也會在藍綠角力中,盡力攖取最大利益。
新國會成立之後,政黨呈現一大一中兩小。立法院是朝野政黨「爭權奪利」的火線,即使民進黨單獨過半,但「權與利」的大餅豈容在野黨覬覦?冀望民進黨「一把抓」的新國會,能夠化干戈為玉帛,恐怕比登天還難。故而政黨輪替之後,國會結構全面重組,亂象就可全然終止,只是一種虛幻的期待。
熱門新聞 - 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