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免國家機器空轉 蔡英文應儘速組閣
-
-
- ......
- 2016-01-19
-
-
-
第十四任正副總統暨第九屆立委完成選舉之後,新國會即將於二月一日成立。選後到立法院開議前的半個月內,台灣面臨行政院無法運作的嚴峻問題,短期內若未能妥善處理,新國會成立之後至五月二十日蔡英文就任總統之前,國家機器更將陷入空轉。總統當選人也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應儘速以多數組閣,以建立憲政先例。
此次大選之前,馬總統即已提出由新的國會多數黨組閣的呼籲。然而,當時勝券在握的蔡英文卻以「沒有憲政空間」為由予以拒絕。在雙方理念不同之下,行政院長毛治國於選後依例提出內閣總辭,馬總統則仍期待國會席次單獨過半的民進黨能以多數黨組閣,因而暫不批准內閣總辭。在此情況下,內閣如何運作?頓時成為棘手的問題。
蔡英文既以「沒有憲政空間」拒絕多數黨組閣,則必須先行檢視我國憲政體制是否具有多數黨組閣的空間?一九九七年第四次修憲之後,行政院院長已修改為由總統直接任命,而毋須經過立法院同意。因此中華民國政府體制被稱為「改良式雙首長制」,具有內閣制的特徵,精神上則較偏向法國的雙首長制。但第四次修憲之後迄今,「改良式雙首長制」並無實務上運作的先例。
以法國雙首長制而言,依據法國憲法及其實務運作,總統任命總理時必須考慮國會生態,因而會發生總統與閣揆分屬不同政黨的「左右共治」局面。法國第五共和數度出現「左右共治」,其實施經驗為:當總統、國會屬同一政黨時,總統為「首長中之首長」;當總統與國會多數黨為不同政黨時,由於總理必須向國會負責,總統乃任命國會多數黨領袖組閣。
就我國憲法來說,行政院長必須向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質詢,因此實質上是由閣揆對國會負責。依據法國「左右共治」經驗,總統應任命國會多數黨人士擔任閣揆組閣。我國憲政學者因此認為,當我國總統與立法院多數黨為不同黨時,由於總統所屬政黨無法掌握立法院決策過程,體制上應屬「偏向內閣制的雙首長制」。
再者,依據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且不須經立法院同意。單就憲法條文而言,總統有權任命屬於任一政黨的人士擔任閣揆,亦即憲法並沒有限制總統任命非屬同一政黨的人士擔任閣揆。故而,憲法法理上已留下多數黨組閣之空間。
再就實務而言,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十三條規定,立法院任期屆滿前未完成審議之法案,下屆不予繼續審議,而須待重新提案。五月二十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任總統;二月一日,民進黨成為立法院席次單獨過半的多數黨,看守內閣自不宜再提法案送交立院審議。然而,政經局勢瞬息萬變,恐難等待台灣原地踏步將近四個月,惟有在蔡英文主導下儘速組閣,方能化解此一困局。
蔡英文以「沒有憲政空間」為由拒絕多數黨組閣,讓人擔心民進黨對於執政是否「已經準備好了」?也讓人懷疑蔡英文是否擔心未來無法掌控已就任近四個月的多數黨閣揆?無論如何,蔡英文及其領導的民進黨將左右中華民國未來政局,實須負起儘速組閣之責。
熱門新聞 - 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