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競風起雲湧,台灣之光怎能像流星?
-
-
- ------
- 2017-08-21
-
-
-
從打電玩到到競技運動,從網咖到躋身奧林匹克殿堂,電競熱潮席捲全球,征服年輕世代的心,顛覆傳統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印象,更徹底翻轉媒體與廣告版圖。
電競風起雲湧蔚為潮流,由《上報》主辦、本報協辦的「二○一七英雄聯盟.六都電競爭霸賽」,台南決賽本月十二日在Focus開打,現場水洩不通,電競迷或站或席地而坐,像出席一場武林盟主擂台賽,氣氛緊繃,工作人員及來賓大多是X世代,與現場Y、Z世代電競迷相處融洽,一同融入異次元的電競世界,渾然忘我。
人才是台灣最寶貴的資產,即使電競受盡傳統歧視,官方很少給予關愛眼神,「爹不疼娘不愛」,台灣電競界卻人才輩出,經常在國際大賽叱吒風雲,讓世界看見台灣。
二○○一年,台灣電玩小子曾政承在韓國舉辦的第一屆世界電玩大賽《世紀帝國二》,擊敗韓籍對手奪冠,一躍而為「台灣之光」;二○一二年,在洛杉磯舉行的《英雄聯盟》S2世界大賽,台灣代表隊「台北暗殺星」(TPA)過關斬將抱回冠軍盃;今年二月二十七日,在波蘭舉行的英特爾極限大師《英雄聯盟》總決賽,台灣職業電競隊「閃電狼」擊敗歐洲勁旅,奪下世界冠軍寶座,把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台灣高手攀登世界巔峰,卻像流星劃破天際,瞬間消失在地平線上。曾在會場高舉國旗的曾政承,光環消失,只能當送貨員、賣雞排養家活口,他感慨說:「電玩是用來消遣,再玩就會餓死。」「台北暗殺星」抱回史上最高獎金百萬美元,因無理想出路,面臨解體,幸好代言《英雄聯盟》的周杰倫出手收購,改組為「j戰隊」,才能繼續編織世界冠軍夢。
相對於台灣官方對電競業冷漠,韓國及大陸則大力扶植。大陸早在二○○三年就將電競業列入體育競賽項目,近五年更呈噴出式成長,去年電競比賽觀眾群已達一億七千萬人,二○二二年杭州亞運更將加入電競項目;韓國早已全民電競,「韓國電競學會」即由政府在背後推動,「台灣之光」曾政承只能靠勞力過活,與他同期竄起的林耀煥則被韓國政府以資優生保送大學,並被企業以年薪約新台幣四百五十萬元簽下。
立法院四月底初審通過《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將電競納入運動產業,但完成立法還有相當時程;文化部更早在二月初公布電競替代役評選作業。在配套措施方面,如企業捐贈運動團體的稅捐減免,因運動員認定標準嚴苛,對電競業口惠實不至;又如電競替代役也被業界批為畫餅,去年總替代役達三萬五千八百人,今年經文化部評審,電競替代役僅出爐四人。
電競轉播收視人口直逼乃至超越棒球大聯盟、NBA,稍早巴黎奧運投標委員會主席伊斯坦吉承認是奧運嚴肅考慮加入電競的時候了。當這天來臨,台灣還能維持過往優勢嗎?
熱門新聞 - 社論